犹太教、基督教、绿教这些宗教,大致上都属于耶路撒冷宗教系,犹太教坚持一神信仰,即唯一的真神是耶和华,而基督教则认为,耶稣是使徒、是先知,也应该被归入到信仰当中。
如此一来,圣父与圣子就成为了变相的多神崇拜,为此罗马帝国时期曾经数次展开宗教大讨论,最终确立了“圣父与圣子同质”的原则。
但是基督教的各种流派无法解释一个《圣经》记载的现象,那就是天父恩赐而出现的圣灵,也就是说,真神是有三个位格的,即圣父、圣子、圣灵。
故而罗马帝国时期,就有人提出了“三位一体”,即三个位格都属于真神一人,只是这个学说逻辑不够完善,还远远算不上主流。
大约要到欧洲的中世纪,三位一体的概念才在数百年的宗教讨论中,以哲学的方式确立为最终原则。
约翰.蒙特忽略了阿罗本以及其弟子将天父翻译为“阿罗诃”这个充满了佛教味道名字的大不敬行为,拉着虞允文仔细询问什么是“三才”,他觉得或许可以用东方哲学的概念来补全天主教义中的不完善。
虞允文不想同约翰.蒙特搞学术讨论,虽然他本人精通儒学,也精通杂学,但学术讨论太枯燥,他从不愿意徒费口舌。
于是虞允文表示,等咱们到了京师,我可以推荐你认识一位朋友,还可以去京师大学堂拜访一些教授,或许你们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虞允文打算推荐的正是王重阳,这位重阳子在漠南整合道教教义制度,想来也已经返回京师了吧。
约翰.蒙特顿时对未来的旅程充满了憧憬,一路见闻带来的巨大冲击导致的自卑心理也暂时放下。
从长安过潼关入洛阳,尽管做好了心理建设,但约翰.蒙特一行人还是被中原的繁华一遍又一遍地震惊,到最后完全麻木了。
若从城外看去时,洛阳相比长安的确少了几分王霸之气,毕竟关中平原辽阔,长安盘踞在那里,是相当具有视觉冲击力的。
洛阳盆地不如关中平原广阔,前宋时的洛阳文气更盛,于是两座城池表现出的气质就有了些差别,假如长安似一个提唐刀的大汉,洛阳就像是擎汉剑的书生。
虞允文领着约翰.蒙特进入洛阳时,恰遇到东京城的一些官办作坊大迁徙,按照朝廷的规划,洛阳周边的渑池、新安、宜阳、洛宁、孟津、偃师等县城,将会分担相当一部分国都职能,以卫星城的方式拱卫首都。
诸如一些与金属产业相关的作坊,便开始从东京城向洛宁县方向转移,为的是利用附近山脉中的矿场产出。
朝廷要迁都洛阳,这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在王伦的要求下,洛阳新皇宫的建设进度并不快,反而是周边县城、官道、粮仓等诸多配套设施建筑先行修建了起来。
“这是一座漂亮的城市,我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她展现出的一切!”
约翰.蒙特看得眼花缭乱,他觉得自已真正来到了文明世界的中心,那股强烈的自卑感再度涌现出来。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