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没再安排剩下的事,只令赤女随手把自己记废的帛书拿过来,打开给黑目看:
“你要看多久,才能原模原样画出来?”
黑目小心看一眼帛书,又很快收回视线,紧跟着小心翼翼看了眼秦时:
“回贵人,看一眼就够了。只是……小人不识字,勾字时只能看到如何,就勾画如何。”
果然是人形相机。
秦时很满意:“那就画给我看看,倘若真有此能耐,我便赏你金饼肉食,月俸充裕。”
对方讷讷应下,此刻面对着案上铺好的一张昂贵绢帛,还有一支怪模怪样的炭笔,犹豫好久,这才小心翼翼开始动工。
同时还不忘解释:“小人以前,都是在麻布和地上画的……”
又看看手中炭笔,真好用!
不愧是贵人之物!
秦时也看了看自己身边的铅笔。
这是前几天连夜画帛书时,因一边画一边思索,蘸墨涂涂改改十分狼藉,简单用火烧制后的木条又不顺手,她连夜令少府工匠赶制出来的。
因为铅笔的制作没什么门槛,用石墨与黏土混合就行,因而倒还算成功。
只是粗细和显色度,是试了十好几种比例确定下来的。
时间仓促,笔芯赶制的挺粗,还需额外再削磨一番,但好在如今虽然没有卷笔刀,却也不用她亲自削笔,因而倒也能用。
至于粗粗一根铅笔芯的外壳,便是用相差仿佛的竹子或芦杆直接掏空套上,外层再缠上麻布。
她用的第一代炭笔,就是如此。
十分粗糙,也不耐用——但用这个书写,不用等待墨干,不用蘸墨,成本也低,因而还是有好处的。
此刻,这等好处,黑目也享受到了。
他不识字,自然也就不知道横竖撇捺,因此照着自己记忆中的图像勾画时,动作很是不协调。
但若用毛笔蘸墨:
一来他会不会握笔还两码事。
二来初学者难以控制,恐怕不等勾画完就要一片狼藉了。
而如今这炭笔虽然怪模怪样,但因属于硬笔,他就格外小心谨慎,只轻轻画了两笔后,就能成功掌握了。
此刻埋头书写,格外流畅。
而等这一张帛书全部描画完毕,秦时已经又安排了宫中诸多事,正在帛书上继续勾画记忆中的曲辕犁。
这等民生器具,姬衡定然也会看重。
只是在此之前,她首先得将百炼钢技术提升,冶铁的生产力大幅跃升,才会有更多底层技术用之于民。
况且,用钢铁农具虽然奢侈,但一架曲辕犁上只需小小一枚犁头。
只这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用坚硬度高的且耐用的铸铁,其余部分全用木头即可
一来不犯禁,避免有人借机生事。
二来也能使更多人用得上。
就在此时,黑目小心翼翼放下笔:“回贵人,我已勾画完了。”
侍女小心翼翼将那张帛书捧上前来。
秦时打开自己原本那张仔细对比,发现除了开头因字迹笔墨粗细有明显差异,再来是上头文字对方描摹的有一些歪扭外,其余地方竟半点差别都无!
而这张帛书是她亲自送给对方,确确实实只看了那么一眼。
多么强大的天赋!
秦时当即高兴起来,一边吩咐乌籽准备备赏,一边又将帛书收拢,而后认真问着黑目: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