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成业的解说,屏幕上的数据开始滚动。
各种参数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然后,一条动态的曲线图在众人眼前逐渐生成。
那是一条主曲线,代表着酒精在模拟人体内的浓度变化。
而在这条主曲线下方,还有一系列不断变化的生理指标预测:
心率、血压、神经反应速度……
甚至还有“呕吐概率”和“意识模糊程度”这样的细致分析。
整个宴会厅,除了张成业平稳的解说声,几乎落针可闻。
在场的宾客,包括那几位被陆泽凯特意请来。
看起来颇有身份的金融界人士,都不由自主地伸长了脖子,被屏幕上这前所未见的内容吸引了过去。
这种将酒桌上的推杯换盏、豪言壮语。
用如此直观、冰冷、甚至带着几分残酷的科技方式进行解构的场面,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新奇,震撼,又带着莫名的荒诞。
陆泽凯的脸色已经不是发青那么简单了。
他眼睁睁看着屏幕上那条代表自己酒精代谢的曲线。
在最初因为“体格健硕、代谢能力较强”而显得相对平稳之后。
随着模拟饮酒量的逐杯增加,陡然向上飙升。
在某个模拟的“峰值”之后,曲线开始缓慢下降,代表酒精在被身体分解。
但这并不是结束。
就在主曲线旁边,另一条颜色更为刺眼的辅助曲线,被特别标注为“失态风险指数”。
则从一开始随着模拟饮酒量的增加而一路攀升,毫无颓势。
最终,这条曲线在一个显眼的时间点上,标注出了一个巨大的红色感叹号和预警文字。
张成业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点。
那段预警文字被放大,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预计在1小时45分钟后,模拟对象行为控制能力将显着下降,出现言语逻辑混乱、情绪失控、攻击性行为或过度亲密行为的综合概率超过85%。”
“建议立即停止摄入酒精,并确保有清醒人员陪同。”
空气凝固了。
谁在酒桌上没见过失态的人?
谁没在酒后说过一些胡话、做过一些蠢事?
但如此被量化、被预测,还是头一遭。
整个过程,张成业是在进行一场冷静到极致的产品演示会。
不带丝毫个人情绪,他分析的不是面前这个活生生的人,而仅仅是一串无关紧要的数据。
但这份冷静,这份公事公办的客观。
在陆泽凯看来,却比任何直接的嘲讽更加让他颜面无存。
刚才他用来挤兑张成业的那些话。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