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8章 血釉瓷(1 / 2)

被我招手叫过来的黄包车夫估摸着四十来岁,人很瘦,穿着蓝色的马甲,露着一身精瘦的腱子肉。

“小哥儿,上哪儿?”黄包车夫冲我笑问道。

我也没心情细去打量这个黄包车夫,直接就坐上了黄包车:“三闾庙老龙窑!”

“啊?”

黄包车夫一听我说要去三闾庙老龙窑,刚要起步的身子瞬间定在了原地,惊‘啊’了一声,猛地转回头瞪大眼睛看着我:“小哥儿,这么晚了你去老龙窑干啥?你还是换车吧,去不了……去不了……”

我看黄包车夫听了‘三闾庙老龙窑’这个地方,反应这么大,像是对这个地方有什么莫大的避讳似的,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赶忙问道:“为什么不去?有钱赚的生意都不做?”

黄包车夫表情古怪的看着我,头摇的像是个拨浪鼓,语气非常坚决:“赚钱的生意多的去了,还有人掘坟盗墓呢,一铲就能挖个万元户,那也得看有多大的胆子……去不了就是去不了,你赶快下去,别耽误我做生意!”

黄包车夫越是这么说,就越像是一把钩子,勾着我的好奇心。

我直接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递了过去:“师傅,你带我过去,这一百块不用找了!”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黄包车夫看我伸手递到他脸面前的百元大钞,脸上的表情立马就纠结的拧巴了起来,想要,又不太敢。

最后经过几秒钟的纠结,黄包车夫还是牙一咬,伸手去接我递过去的钱。

我又迅速把钱给收了回来:“钱到地儿在给,放心!绝对少不了你的!”

这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我肯定得留一手防备。

黄包车夫伸手捏了个空,嘴里碎碎的嘀咕了几句我没太听懂的话,又看着我打量了几眼,皱褶的眉头更是犹豫和纠结,那种为了金钱冒险的心理斗争,简直就跟我们决定下墓时的内心活动一模一样。

最后黄包车夫还是在一百块的诱惑下,答应拉我过去。

毕竟这一百块钱,他拉两个月的黄包车都不一定能赚得到。

也就是黄包车刚走没多远,我就听到孙反帝在后面一边追赶,一边呼喊:“我操了个……姜守!你别犯傻啊!停……赶快停啊!”

我让黄包车夫别搭理后面的人,加快速度把人甩了,同时朝后冲着孙反帝喊道:“老孙,我心里有底儿,你就在这儿等我!”

黄包车夫一听我让他加快速度,甩掉后面的人,立马就炫耀起了专业性,双手抓着车把,大臂上的青筋暴起,一个‘弹射起步’差点没把我从座椅上闪下去。

并且黄包车夫对附近的路很熟悉,随便绕了几个小巷,就把孙反帝给轻松甩了。

等甩掉孙反帝后,黄包车夫好奇的问我这大半夜的为什么非要去三闾庙的老龙窑,我绕了一圈儿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借着话题反问黄包车夫为什么不想去那个地方。

起初我还以为三闾庙老龙窑地方偏僻,黄包车夫是怕这大半夜的被‘钓鱼’,意思就是故意夜里选个偏僻的地方,然后配合同伙对其实施抢劫,在那个年代,这种事儿可实在是太多了,一般跑夜车的都不会去太偏僻的地方。

结果并不是我想的这样,而是黄包车夫给我讲了个故事。

三闾庙曾经是景德镇重要的民窑聚集地,主要烧制日用瓷和粗瓷,技术虽落后御窑,但产量很大。

唯独三闾庙有一口‘龙窑’,起建于明代,虽是民窑,但烧制的瓷器媲美御窑,甚至有些瓷器还要高于御窑。

坊间传闻,这口‘龙窑’得名于形似龙,也有传闻这口窑的窑主姓龙,是一个‘瓷痴’,疯狂钻研釉料配方和烧制火候,烧制的仿官窑瓷器甚至能够以假乱真,又被当地的藩王暗中支持,烧制无款御瓷,流入民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