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本网>都市小说>攀金枝> 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祥(1 / 2)

这里是楼彧的内书房。

他坐在书案后,手肘撑在凭几上。

“嗯!阿姮可有人选?”

楼彧姿态慵懒,轻声问着王姮。

王姮的想法,他亦早有考虑。

之前去邕州过于匆忙,不是正常的履任。

不管是太子,还是楼彧,都没想在那个地方待太久。

按照他们的预估,也就几个月的事儿。

既然待不满一个任期,楼彧前往邕州的时候,也就没有过多的准备。

除了必要的随从,他甚至都没有带幕僚。

而这次,略有不同。

南州的事宜,牵扯到了南邦。

还有新建立的都护府,也需要楼彧进一步的经营、稳固。

楼彧在太子面前,曾经做过计划,他可能要在南州待满一个任期。

三年的时间,足够他将南疆的问题最大程度的解决。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完全可以构建人脉网络,并在任上培养自己的嫡系。

非常难得的一次“实操”机会!

楼彧觉得完全可以给“自己人”一个历练的空间。

而这个自己人,就如王姮所想的那般,要么是族人、姻亲,要么就是学生。

楼彧在弘文馆做过学士,还在骊山书院任课,他虽然没有正式的开门收徒,却也有些学生。

王姮对楼彧的事情无比了解,想了想,缓缓说道:“我倒是有几个。”

“陈砚如何?”

陈砚就是郑十六的夫君,那位落魄了的颍川陈氏子。

他算是楼彧、王姮夫妻俩的“老相熟”,从东山书院到骊山书院。

他可谓是一路追随。

如今,更是迎娶了王姮的伴读,“亲上加亲”的关系,让他天然就是王姮、楼彧的嫡系。

“嗯!陈砚的能力、人品等确实不错。”

楼彧点点头,这不是巧了吗,他自己拟定的名单上,也有陈砚的名讳。

楼彧最看重的还是陈砚的“魄力”,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能够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

当年东山书院还只是偏僻沂州的地方性的私人书院。

地理位置不够优越,没有底蕴,没有名气,书院的创始人,更是两个孩子。

怎么看都像是过家家。

陈砚的家族虽然败落,可也不是真的底层百姓。

他们家有藏书,也有族人入朝为官。

顶多就是不如过去那般显赫。

依着陈家的情况,给陈砚找个靠谱的书院,绝对没有问题。

可陈砚还是坚定的选择了东山书院,不远千里的跑来求学,他所看重的,不只是东山书院一个小小书院,更多的是在赌楼彧的前程。

那个时候的楼彧,确实还只是个半大少年。

可他有开国郡公的亲爹,有齐王世子的主公,他的前程定然一路坦途。

在楼彧创办的书院读书,即便不是正式拜师,也能有半个弟子的香火情。

不要小瞧了这点情谊,到了某些时候,是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陈砚与郑十六的联姻。

郑十六自身的家族早已没落,她本人更是有着胡人血统的庶女。

可她跟了个好主子啊,她是公主伴读,还跟少年得志的齐国公有些亲戚关系。

郑十六的亲姐姐,已经高嫁入了王府。

郑十六及笄后,想要求娶她的人家,不在少数。

其中不乏权贵、世家,甚至还有皇室、宗亲。

在一众求娶者中,寒门出身的陈砚,真的算不上出挑。

可他有着东山书院、骊山书院双重弟子的身份,这就让他有了极大的优势,最终得以成就良缘。

“陈砚如今是正八品的监察御史,品级不高,却胜在是京官。”

按照官场的规矩,京官下放到地方,正常情况都是要提高品阶。

楼彧手指捻动,“南州下辖六个县,有一个上县,三个中县,两个下县。”

下县县令的品级是从七品。

楼彧完全可以给陈砚安排一个下县县令。

“就是不知道,陈砚愿不愿意去南州!”

南州偏远啊,是妥妥的流放之地。

不说县令了,就是刺史,也会被人挑拣。

有些士子被吏部任命去南州,甚至不惜绝了仕途,也不愿意前往。

楼彧知道陈砚够聪明、够果决,但,岭南的威名,还是足以让许多人闻之色变、望而却步。

“我可以先告诉十六娘,让她去问问陈砚。”

王姮缓缓说道。

这件事,也算是他们夫妻给陈砚的一次考验。

若是连远赴南州的魄力都没有,这样的人,不值得他们重点关注。

当然,不是说王姮会放弃陈砚,他娶了十六娘,已经算是自己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