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为伊里河谷来了一万三千多洋商,翻译人才变得异常炙手可热。
青山书院。
刚刚放暑假,不准备参加今年秋闱的秀才们都蠢蠢欲动。
尽管在学院一切开支都是免费的,但都是十几岁快成丁的大小伙了,谁还能有用银子的需求呢?
他们又不是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打暑期工挣零花钱,是特别时髦的行为。
这不。
就连镇国大将军的嫡长子,都在和班上的同学咬耳朵。
“圆通,圆通,咱要不要去凑个热闹?”
“我们俩的洋文可都不咋地,你想去做哪门子的翻译?”
“我俩不行,家里不还有一个拉丁语说得贼溜的小屁孩么?以福宝那钱串子的性子,他要是知道给双方做一场翻译就能得十两银,买卖谈成还有奖金,肯定会闹着去。咱干不了翻译的活儿,可以给福宝做账房,五五分就得”
圆通:“”
果然。
福宝一听,荔枝眼瞪成了满月:
“大哥,你是说,只要我把洋人的话翻译给行商听,再把行商的意思说给洋人,干半天传话的活儿就有两个月的月例银子?”
每个月最高兴的时刻,就是往自己的招财猫钱罐罐里存月例银子。
眼下,小人儿忽闻自己能挣到比月例更多的银子,激动得不行。
左驰隽一本正经的忽悠他家小弟:
“是呀,别人可没我家福宝聪慧!他们最多也就是精通一门洋文,你小小年纪,不仅精通拉丁语还会说法兰西语。”
“嘿嘿,爹也夸我有学洋文的天赋!大哥,那我们现在就去吧!娘常说,挣银子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甘明兰:这句老话,并不适用六岁的小屁孩!
奈何,小屁孩过早觉醒了钱串子属性,谁也劝不住。
圆圆也想去的。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