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主意不仅会把无辜的人牵连进来,而且被牵连的人还是一个声名远扬的好太监,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要知道,道同一直以来都是以孔夫子和孟夫子这样的圣人标准来要求自已的,他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都是非常高尚的。
所以,当他听到高守礼的这个主意时,内心的愤怒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然而,面对道同的质问,高守礼却突然像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孩子一般,眼眶微红,嘴唇微微颤抖着。
他强忍着内心的不满和无奈,耐着性子,用一种略带哭腔的声音向道同解释道:“大人啊,学生我对天发誓,我绝对没有半点谋害倪公公的意思啊!我若是有一丝这样的念头,就让我遭受天打雷劈的惩罚,不得好死!”
高守礼的语气虽然诚恳至极,但道同却对他的话完全无动于衷。他依旧满脸狐疑地盯着高守礼,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高立川,你可别忘了,把这烫手的山芋甩给御马监这话,可是你自已亲口说的!如今你就算想要矢口否认,也已经来不及了!”道同的声音冷冰冰的,没有丝毫的感情色彩,就像冬日里的寒风一样,让人不寒而栗。
听完道同的话,高守礼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他感到一股无地自容的窘迫涌上心头。他深知自已的缺点,那就是管不住自已的嘴巴。就像刚才那样,他因为一时的冲动和心直口快,不小心将内心真实的想法脱口而出。
这一句话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它让道府尹对高守礼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将他视为一个寡廉鲜耻、善于投机取巧的小人。
高守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知道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来挽回自已在道府尹心中的形象。
于是,高守礼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连忙补救道:“学生刚刚所言,不过是一时的戏言,绝无半点真实之意,还望大人切莫怪罪。”
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显示出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道同看着高守礼,嘴角微微上扬,轻声吐出一个字:“喔?”这个简单的字,却蕴含着道同对高守礼的质疑和不信任。
高守礼见状,心中已然明了,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并未戳穿道同的谎言,而是继续说道:“大人既然对秦王和倪公公的过往如此了解,那学生便不再赘述了。只是,学生斗胆问一句,大人可知这倪公公如今身在何处?”
道同的脸色微微一变,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回答道:“这……老夫并不知晓。”
高守礼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道同,似乎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