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道同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道:“依老夫之见,这陈忠本就是个心胸狭隘、小肚鸡肠之人。他必定会抓住这次机会,借刀杀人,以报私仇。所以,老夫认为他就是幕后的主谋,这一点绝对不会错。”
不得不说,道同虽然只是一个七品小县令,但他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确实非常出色。
想当初,他能够与位列公侯的朱亮祖斗得难解难分,长时间不落下风,就足以证明他的能力不容小觑。
只可惜,最终朱亮祖使出了卑鄙的手段,在皇帝朱元璋面前诬告道同,导致道同含冤而死。
如果不是朱亮祖如此奸诈,说不定历史上的道同真的有机会将这个恶贯满盈的败类扳倒呢!
然而,仅仅过了一盏茶的时间,道同竟然就像抽丝剥茧一般,轻易地拨开了重重迷雾,迅速而准确地分析出了抄家事件背后的真正主谋。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一旁的高守礼完全看呆了眼,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突然间,高守礼想起了官场上流传甚广的一句话:“能够在朝堂上屹立不倒的清官,必定比贪官还要狡诈十倍。”直到今天,他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眼前的道同,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清官,他的智慧和洞察力令人惊叹。
这堂课让高守礼对道同这个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他眼中,像道同这样的官员,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是一种极其难得的福气。
当然,这里所说的“福气”是一种褒义词,代表着道同的清正廉洁和卓越才能给朝廷和百姓带来的福祉。
怀着这样的想法,高守礼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大人,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抄家事件的真相,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因为他深知东厂这一抄家行动,足以证明东宫与秦王府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了无法调和的程度。正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这场权力的争斗势必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自古以来,夺嫡失败者往往都难以善终,不是被流放边疆,就是被满门抄斩,甚至连全尸都难以保全。
而高守礼呢?他不过是应天府的一个六品推官,一个在官场中毫不起眼的地方小官罢了。
无论是秦王府还是东宫,这两方势力都未必会把他放在眼里。
然而,与高守礼相比,他眼前的道同可就大不一样了。道同身为京畿之地的正三品府尹,其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
可以说,在京城这片权力的中心地带,道同这个京城府尹的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
高守礼心里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的想法也非常简单明了——既然道同是他的顶头上司,那么道府尹站在哪一边,他这个六品小官自然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在哪一边。
想到这里,高守礼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从今往后,他都要坚定不移地抱住道府尹的大粗腿,绝不轻易动摇。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要紧紧跟随道同的步伐,绝不掉队。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