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本网>穿越小说>钢铁先驱> 813四方巡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13四方巡视(2 / 2)

此刻的商店,正迎来一天中最为热闹的时刻,生意兴隆非凡。无论是想给孩子买点吃食,或是为妻子挑选些美味,亦或是与朋友、同事共享美食,各行各业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向各个摊位,使得城市中心瞬间充满了蓬勃的活力。

这里,无疑是这座城市的主要市场,其规模之大,着实令人惊叹。西区的店铺,或许也拥有一批忠实的顾客群体,但终究在各个方面,南市都更胜一筹。

南市的摊位数量远远多于西区,犹如繁星密布;商品的选择更为丰富多样,仿佛一座无尽的宝藏库;

库存充足,宛如一座稳固的堡垒;价格也更为亲民,这得益于规模经济以及与码头距离的缩短,运输成本得以降低,使得这里成为了购物的天堂。

正因如此,诸多独特的商品,唯有在此处方能寻得,而在城市的其他角落,却难觅其踪。

就以粮食为例,在居住区,粮食固然是较为丰富的物品。然而,当家庭主妇们将其与南市的商店相比较时,便会轻易察觉到自身所缺之物甚多。

除却南市商店供应的各类农产品,还有许多热情的摊贩兜售着异国食材,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仿佛一首独特的商业交响曲:

“甜酒嘞!快来买城里顶好的甜酒!每升只要20罗帕尔!用真糖精心酿造!每升只要20罗帕尔。整个城里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实惠的价格啦!”

“鱼露哦!选用新鲜鲭鱼和锦葵叶精心熬制而成!一罐只要15罗帕尔!!”

“贻贝、海蛎嘞!今儿早上刚从海里捕捞上来的,鲜得很呐!”

“鲭鱼、鲟鱼还有金枪鱼,每公斤只要10罗帕尔!”

“石榴、枣、李子还有杏子,全部来自锡巴西斯和西方,尝尝鲜嘞!”

“来自世界各地的香料哟——只要您能叫得出名字,咱这儿都有!盐、胡椒、大蒜、丁香、生姜、孜然……应有尽有。来来来,保证这些香料您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全乎的,咱这儿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珍品香料!”

西区之所以无法拥有如此丰富的商品选择,实则有其内在缘由。人们只需聆听这些商品的报价,便能略知一二。

尽管西区的公寓楼坐落于城市的富裕区域,许多家庭每月的收入约在250至300罗帕尔之间,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依照一些商人的要价,定期花费如此高昂的费用购买食物,着实难以承受。

例如,一公斤肉的价格,依据切块大小的不同,在5到10罗帕尔之间徘徊,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想要每周食用一次以上的肉,实在是一项沉重的负担。鱼、奶酪和鸡蛋等食物,亦是如此。

因此,普通民众平日里主要食用蚕豆、鹰嘴豆、小扁豆和芸豆等蔬菜,这些蔬菜每公斤仅售2至3罗帕尔,搭配上橄榄油,偶尔还会享用熏肉和熏鱼,因其价格相较于新鲜蔬菜更为低廉。

毕竟,人们无需食用过多此类食物,便能获得饱腹感。

类似的消费考量同样适用于葡萄酒。西区所售卖的多为廉价葡萄酒和小麦啤酒,每升仅售2至4罗帕尔,与南部市场上出售的一些甜酒相比,价格相差甚远。

这种价格差异的背后,是在阿哈德尼亚,人们普遍认为葡萄酒越甜,品质便越高。故而,商人们所售卖的甜酒,虽仅是由红糖与普通酒混合而成,却依旧被视作美味佳肴,通常仅供招待客人时享用。

毕竟,一升水的价格,甚至相当于一名熟练工人月薪的十分之一。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这里出售的许多其他商品,因为这个市场既要满足普通人的日常所需,又要迎合贵族们对品质与独特性的追求。

正因如此,西区的人们平均每周都会来到南市的市场一两次,每当他们渴望一些更高档的商品时,这里便是他们的首选之地。

......

当亚历山大漫步于食品摊位之间,就连他,也不禁对这里丰富多样的商品选择感到些许惊讶,更遑论当地的妇女们了。

作为一名对美食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他十分确定,一些香料,比如藏红花,以及水果,诸如枣和杏,在以往是他难以接触到的稀罕物。

显然,城市贸易的开放,犹如一把钥匙,为这些曾经鲜为人知的货物流通开辟了全新的渠道。

亚历山大兴致盎然,甚至决定为家人选购一些水果,并挑选了一些藏红花,打算为当天的晚餐增添一份别样的风味。

这一举动,让售卖商品的商人喜出望外。商人满心欢喜,甚至想要免费将这些商品赠予亚历山大,然而,亚历山大自然婉拒了这份好意。

帕夏凝视着这位商人,敏锐地察觉到他并非本地人,遂与他攀谈起来,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

原来,这位商人竟是西方时期一个大型贸易集团的成员,该集团的商业版图遍布中海各地。

这一消息,对于亚历山大而言,不啻于一个重大的惊喜。他最初的想法,是立即邀请此人前往家中,深入探讨进一步的合作事宜。

但旋即,他想起自已的尊贵身份,又担心表现得过于急切,从而被对方利用。于是,他努力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神色平静,只是淡淡地发出邀请:

“那么,埃什蒙先生,我衷心希望您能欢迎更多的同行来到我的城市。倘若您能为我带来更多这些珍奇的水果和香料……或许我们可以商议一番,给予您一些优惠。”

这一提议,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外国商人的极大兴趣与兴奋,他郑重其事地承诺,定会竭尽全力促成此事。

......

沿着街道前行,一排排的商店映入眼帘。除了众多的杂货店之外,第二受欢迎的生意,似乎当属服装店。

店内,一卷卷色彩斑斓的布料,整齐地堆放在木架上,犹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等待着有缘人的赏识。

每当有潜在的顾客流露出感兴趣的神情,无论男女,他们总会指着心仪的布料卷轴,而后店主或其助手便会熟练地取下卷轴,缓缓展开一部分,让感兴趣的顾客能够仔细端详。

“这可是最精致的亚麻布哟!双层针织工艺,直接从首都进口而来,并且用最好的核桃壳精心染色,品质上乘呐!”

这里的商店,出售着各种各样的面料,涵盖了亚麻、羊毛、毛皮以及三者的混纺面料,品质层次分明,满足着不同顾客的需求。

既有面向最为贫困之人的白色低质量亚麻或亚麻连体衣,这些衣物虽质朴无华,却能为他们遮体保暖;

也有面向普通民众的,他们喜爱在亚麻或混纺服装上添加鲜艳的染料,让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还有专为富商们准备的,他们偏爱纯羊毛或毛皮材质,钟情于蓝色和绿色等昂贵颜色,因为采购和制造这些染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更需要漫长的时间,方能成就这独特的色彩魅力。

偶尔,也会有一些贵族男女光顾这些商店。不过,更为常见的做法是,布商们会主动将自家的产品送至这些尊贵之人的府邸,向他们展示产品的卓越品质。

然而,像格莱娜所开的这家店,拥有如此众多常客的店铺,实属少数。

至于普通民众,一旦他们对正在查看的布料的外观与触感感到满意,并与商人就价格达成一致后,便会要求购买一定长度的布料。

商人会用刀子,或是亚历山大所引进的剪刀,从整卷布料上精准地剪下相应的长度。

而后,男人们要么将这块布料拿到裁缝那里,定制合身的束腰外衣、裤子等衣物;倘若他们并不富裕,便会尝试自已动手缝制——当然,最好是能在女主人的协助下完成。

后者的工艺,无疑会稍显粗糙,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已然能够满足日常穿着的需求。

毕竟,大多数人倾向于穿着宽松的衣服,再巧妙地运用腰带、扣子和绳子,使衣服更加合身,展现出一种随性而又自在的穿着风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