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要是想送娃去上学,那日子一下子就又回到解放前了。
旁边的刘洋过来送水泥,刚好听见两个人的对话。
刘洋:“这学校还没建好,你们倒是就想着把家里娃送过来读书了。
胖子:“只是这样想,供不供得起还是另一码事。”
刘洋点点头,毕竟家里也有两个娃,平时生活上也算过得下去,这要是以后要上学,那自然是一个困难。
王胖子:“你有打听过这上学一年得花多少钱吗?“
刘洋把东西放下,王胖子用刀割开外面的袋子。
王胖子:“这我
还真听到过一嘴,那会儿我家婆娘和那刘大嘴在聊天,说老苏家那闺女在水西上学一年就得一百嘞。”
胖子和刘洋皆是一惊,“要这么多啊!我这不吃不喝都凑不出这么多钱来。”
胖子附和道:“是啊,这读个书这么烧钱,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家里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划算呢。”
王胖子:“远不止嘞,那老苏家的闺女薪现在不是考上了京都一个什么师范学校不是,反正就是当老师的,以后出来直接包分配工作每一个月就有一百嘞,估计会更多。”
刘洋:“当老师这么挣钱呐!”
在刘洋印象里只有做生意的才有这么挣钱。
王胖子:“那可不是,毕竟吃的是公家饭,说出去又体面又能挣到钱,等着吧,以后就光听着那老苏媳妇儿到处炫耀。”
胖子:“也不怪人家,要是我闺女这么有出息的,我天天能挂在嘴边。”
当时歇息,刘洋跟两人并排坐在一起:”但你别说,这都是命,你看当初那周家小子有多穷不用我多说吧,你看看现在,完全成了暴发户。“
胖子叹了一口气,觉得世事难料,“所以说啊,三分靠打拼七分靠命
运。”
一说到苏幼和周律,几人都是叹了一口气,是又羡慕又嫉妒。
回到正题,王胖子:“我到时候就看,村里也是去的人多,我就送我家那个去,这事就当赌一把,万一我家这个是个状元呢,也说不定。”
王胖子说完就自己哈哈哈大笑了起来。
刘洋没忍住打破了他的美梦,“想什么呢?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样儿?”
王胖子不服:“那怎么了,你看看人家老苏年轻的时候跟我有什么区别,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二胖比两人都大了几岁,只是娶媳妇儿娶得晚了一些,但苏生年轻时候的事他还是听说过一些的。
二胖:“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听我娘说过,这老苏年轻的时候还去过外面拼了一把还是跟着隔壁村以前一个修电的,不知道你们认不认识。”
“后面说是外面发展不好吧这才回来,听说还带了点钱回来,具体多我就不知道了。"
王二胖和刘洋完全不知道这回事,听二胖这么一说倒是起了兴趣。
二胖:“没想动这老苏年轻的时候还挺有胆量。”
王胖子:“有胆量有什么用最后还都不是回来了。”
书本网